8月6日钱掌柜,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的海清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海清智元”)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。
海清智元,这家成立十余年、至今鲜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“隐形冠军”,是全国多光谱AI行业总排名第一、大模型服务排名第一,嵌入式多光谱AI模组排名第三,也是国内首家以“多光谱AI”为主营业务登陆港股的企业。
▲图片来自海清智元招股书
招股书披露,公司最新估值35.5亿元,2022财年至2024财年收入分别约为2.25亿元(人民币,下同)、1.17亿元及5.23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2.5%,标志着其商业化进入“加速道”。
多条赛道,中国第一
海清智元创始人周波,今年50岁。1999年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自动控制专业,曾在成都科力电子、深圳图敏智能、黄河数字等企业负责视觉与热成像研发。2013年,他在宝安创立海清智元,最初只有十来个人,却瞄准了一个细分赛道——多光谱感知与AI算法的交叉创新。
▲多光谱AI产业链图谱
“光”在普通人眼里只是照亮世界的工具,而在光谱工程师眼中,光被“拆”成紫外线、可见光、近红外、远红外、毫米波、太赫兹等许多个波段。
海清智元的核心能力,就是依托在多光谱感知与AI算法领域的技术,提供能够探测人眼可见及不可见的物理信息的产品及服务,该等产品及服务包括多光谱AI模块、多光谱AI感知终端以及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。
▲海清智元产品覆盖范围,图片来自海清智元招股书
“简单来说,就是通过多光谱感知技术结合AI算法,捕捉这些‘不可见’的光谱信息,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安全决策依据。”有业内人士评价海清智元:就像给设备装上一双“超级眼睛”,捕捉一般摄像头看不到的东西。”
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按2024年收入计算,海清智元拿下两项“行业第一”——
中国多光谱AI行业总排名第一,市场份额3.5%;中国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排名第一,市场份额11.8%;中国嵌入式多光谱AI模组排名第三,市场份额6.6%。公司客户已超3000家,既包括国营电信运营商,也有领先的上市AI公司。
“我们是一家中国领先的多光谱AI技术企业。”海清智元在招股书中自我概述称钱掌柜,依托公司在多光谱感知与AI算法领域的自研技术,可以帮助客户实现更高维度的感知与安全监测,提供有关泛安全与智能感知的额外信息决策。其技术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城市、智慧校园管理、互联网数据中心安全优化等领域。
▲海清智元多光谱AI模组及其组成,图片来自海清智元招股书
在现实应用场景中,更能了解海清智元的技术优势及其构建的“超宽光谱感知矩阵”——
比如,常规摄像头夜间或雾天容易观测“失效”。但应用海清智元红外或毫米波解决方案的摄像头,依然可在特殊条件下清晰捕捉画面,对于城市安防、自动驾驶、工业检测等特别有用。
再比如,在智慧城市的监控系统中,海清智元的设备能全天候工作,哪怕是深夜或大雾天气,也能精准识别行人、车辆,甚至潜在的安全隐患。
自2013年成立以来,海清智元已建立涵盖多光谱AI模组、多光谱AI感知终端及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的全链路产品及服务组合,注册95项发明专利及43项软件著作权,参与了多项泛安全行业国标专标的起草制定。
业绩逐年向好,资本持续“加仓”
据招股书披露,海清智元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多光谱AI模组、多光谱AI感知终端、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及其他AI视觉模组。
2022年以来的3个财年,海清智元业绩有所起伏,但总体向好——
2022财年,收入2.25亿元,亏损493万元。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疫情冲击,海清智元顶住压力,发布火灾计算产品原型机、AI算力小型化模块方案,新建厂房顺利投产,并获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2023财年,收入1.17亿元,亏损1841万元。这一年,海清智元战略性调整客户结构,把大量资金“砸进”大模型,亏损扩大却换来技术拐点:次年,智元起源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。
2024财年,收入5.23亿元,净利润4041万元,毛利率回升至18.8%。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的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商业化加速,当年贡献1.14亿元收入,占比22%,成为第二增长曲线。
今年,在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撬动下,相关领域市场需求旺盛,海清智元多光谱AI模组、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销售表现强劲,公司客户群体持续扩大。一季度,海清智元收入8242万元,净利润1414万元,毛利率跃升至32.9%。
创新与业绩方面的稳定表现,让海清智元成为资本追逐的“香馍馍”。2020年以来,公司高频迎来了5轮投资:
2020年,浙商创投领投A轮;2021年,深高新投领投B轮;2024年10月,金兰阳光投C轮;2024年12月,攀辉投资投C+轮;2025年7月,值得9号基金投D轮,投后估值35.5亿元,较C轮翻近3倍。
据财经自媒体“直通IPO”统计,IPO前,董事会主席、总经理周波直接持有海清智元5.96%股份,通过控制三家雇员持股平台众诚天盈、众正天盈、众知天盈,分别持股38.34%、2.79%、1.79%,合计持股48.87%,系控股股东。
此外,浙商创投系合计持有海清智元约14.85%股份,为外部第一大股东;毕沃德持股9.98%;朗科投资系合计持股6.59%;高新投集团系合计持股4.54%;盈科值得持股1.41%;福泉投资持股0.84%;小禾创投持股0.20%。
▲图片来自海清智元招股书
扎根宝安,竞速“光之未来”
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统计,近年来,中国多光谱AI行业市场由2020年的63亿元增长值2024年的135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1.1%。
该机构预计,受技术进步推动,多光谱AI作为交叉赛道,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588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达31%。而多光谱AI关联的全球端侧AI、感知智能、泛安全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.22万亿元、5891亿元、1.13万亿元。
▲图片来自海清智元招股书
相关领域的全球“爆发”,特别是我国智能制造、智慧城市、数字政府、自动驾驶等场景对“机器视觉”需求的指数级增长态势,给海清智元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。
招股书透露出公司强烈的机遇意识与危机意识。他们认为,自己置身于竞争激烈的多光谱AI技术市场,现有及潜在竞争对手正通过多元、多维度的策略争夺市场份额。一方面,部分竞争者或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加速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,同时扩充产能以提升市场供应能力,并借助广泛的营销策略强化品牌资产。另一方面,部分对手可能采取竞争定价策略,通过降低产品或服务价格吸引客户、刺激销售增长。
维持行业领先地位,海清智元培育了强大的研发团队,公司雇员超4成为研发人员,总数达到109人,平均从业经历超过3年。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,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980万元、1110万元、2520万元、470万元,分别占各期间总收入的8.8%、9.5%、4.8%和5.7%。
未来,海清智元将怎么走?
其在招股书中透露,将持续提升平台算力,通过集成感知智能增强存储与通信能力,满足弹性计算需求的差异化场景;运用机器学习算法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行技术升级,并通过改进行业数据处理算法及工具优化运算框架,高效提升机器学习算法匹配度、优化目标大模型。
另外,其在招股书中多次提到,位于宝安的深圳生产基地主要承担SMT自动化贴片之后的后续生产工序,并承担研发活动。并表示“随着我们业务的进一步扩张,未来我们会应需求增长进一步扩大产能。”
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何一航文/图钱掌柜
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